imgboxbg
imgboxbg

新闻中心

NEWS

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穴市江堤路一号
网址:
www.guangjipharm.com
邮箱:info@guangjipharm.com 
         
gjyy_hr@163.com
电话:(0086)-713-6213329 
传真:(0086)-713-6212108
邮编:435400

广济药业五十年创业历程备忘录——连载之三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周祖应
  • 来源: 广济药业
  • 发布时间:2019-09-02 15:0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五十载风雨砥砺不忘初心,二十年春华秋实继往开来 愿你岁月不老 不负此生:致广济药业建厂50周年

广济药业五十年创业历程备忘录——连载之三

【概要描述】五十载风雨砥砺不忘初心,二十年春华秋实继往开来

愿你岁月不老 不负此生:致广济药业建厂50周年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周祖应
  • 来源: 广济药业
  • 发布时间:2019-09-02 15:07
  • 访问量:
详情

第二章

       创业:新的里程碑:“万岁产品”VB2的诞生

发酵台还是笼罩在夜暮之中,工友们个个疲惫不堪,都熬不住在岗位上睡着了,厂领导的心不是铁打的,他们都太辛苦了,几天几夜没睡好觉,这些与自已并肩战斗,同甘共苦的工友虽说与领导们是上下级关系,但与他们在长期相处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兄弟之间的关系。

企业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厂领导与大家心里明白自己是在干一项伟大的事业,为企业生存而战,为自己而战,为企业未来而战,为我们下一代而战。

夜里12点,大家吃完食堂送来的稀饭馒头,又抖擞精神投入到各自岗位上继续按照攻关方案的要求在精心操作。

19739月,有谁会想到,这是一个划时代历史意义的时刻。也没想到广济药业将会出现奇迹,也就是有了这个奇迹,才使广济药业载入中国医药工业史册。毫无疑义地说,大家肯定自己也不会相信,由于当时的一腔热血,凭借大家的胆略和智慧,构筑了广药一个新的发展里程碑。

事实就是这样,他们在攻关中经过VB2生产工艺:两级发酵经过产孢钭面、单集落双碟、发酵摇瓶、育种斜面、分离斜面、孢子悬浮液、种子罐、发酵。种子罐产生菌,从孢子萌发开始,芽管伸长发肓成营养菌丝,菌丝发芽分枝增殖而进行无性繁殖。培养基主要由毛糠油,葡萄糖丶玉米浆丶蛋白胨等原材料配方配比,以1400L计料占罐容积61%进行投料,在投料前先将玉米浆用少量水煮沸,用NAOHpH6.4,最后将糖蜜投入罐中。灭菌过程中先空消,对污染罐或停产后又生产的均进行空罐消毒,消除油垢污物。对生产中的要进行实消,在夹层予热的同时消分过滤器,待予热100摄氏度,直接进蒸汽至罐内进行实消后接种。采用微孔接种法,通过升压与降压使孢子悬浮液流入罐中。后经过发酵罐的VB2产生菌发育阶段,分泌期,菌丝自溶期后的黄色发酵液,真的很神奇。

技术员们把黄色的发酵液通过镜检发现菌丝体,发酵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节节攀升,早上送去中分室液相分析的结果出来了:菌丝晶体的物理质量是100%VB2晶体,结论:达到药典标准。

喜讯犹如城东旷野里的惊雷,传向四面八方,它表明,广济药业早期的创业者在经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煎熬后,终于自主研发出了属于广济药业人最早的产品,拉开广济药业生物发酵工程技术应用的序幕,得到了“上帝的第一次推动。”

    天大亮了,东方一轮红日喷薄而起,大家拥出车间迎着朝阳相互祝贺,有一些青年工人振臂高呼:“我们成功了!”这呼声震得黄雀冲天而飞,这欢呼声吹响了挺进七十年代的号角。

大家奔走相告,企业办公室的人员早早来到发酵车间大道,点响了万字头鞭炮,火焰并飞,彩色片儿飞舞,炮声震天动地,交炽着朝阳灿烂,惊醒了这块古老的土地,住在厂宿舍的全厂职工包括家属都纷纷打开窗户,拥向窗前举额称庆这不寻常的胜利时刻。

厂领导们迎着东方的朝阳列队迈步在雄伟的长江大堤上,太阳己冉冉从长江东方升起,一片霞光倾泻大江南北,那滾滾东逝水泛着闪烁的金色鳞光向着东方浩浩荡荡一泄千里。

他们站在惊涛骇浪的巨石上,面江而立,远眺巍巍的将军山悬崖,哪不怕狂风暴雨洗礼的苍松翠柏是哪样挺立坚韧,那似刀削巨石任凭风吹雨腐仍岿然不动,这是大自然造物的骄傲。

大家移目长江更叫人惊心动魄,以她那巨大的身躯横卧在中华大地上,哪不尽滔滔东流水淘尽不知多少千古的风流人物。此时大家触景生情,他们回顾了走过30年的历程: 多彩童年,青春的旋律,事业,爱情,有艰辛,有苦涩,有幸福,有奋争,在而立之年可谓多姿多彩。检阅以前所走过的路,是对历史的借鉴,滾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他们认为古人对世事的消极情绪有点书生气。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太阳升起来了,大自然的气象是浩瀚的,有一位英国科学家就曽试验与太阳光赛跑,他失败了: 没有谁能跑赢太阳。

一阵东风吹来,巨浪拍打在巨石上溅起冲天的水花,这是时代的潮汐,她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咆哮声嘶,兴风作浪。

领导们没有参加工友们自发邀约庆功会,他们结队漫步于厂区大道,回忆着这次攻关的那些事……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创造了历史是可以载入广济药业的史册,永恒的东西当然不会忘记,就让时光留住历史吧!

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功,它不仅填补了中南地区的空白,而且预示着广济药业将步入里程碑式的发展道路。

市里的赵文志这-高兴就发话,要求有关部门给予广济药业奖励,还要求县工办,县燃化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帮助广济药业报批项目,尽快形成批量生产。

厂领导拿着样品VB2与技术员一道送省药检所检查鉴定,这是医药行业权威检测机构,他们的鉴定结果出来后,再报批生产许可证。对鉴定结果大家充满信心。

据厂技术科负责VB2项目可行性调研的同志汇报,VB2的市场呈供不应求的态势,价格高,还没有货,建议尽快生产投放市场。厂委会经过与技术人员研究后,初步计划上二只15吨发酵罐,还有半年时间,一定要抢在国庆节前正式生产,明年就主动了。

资金还是主要问题,上二只15吨发酵罐紧打紧算也要6O万元,厂里已是穷途末路了,甭说6O万,就是6万也拿不出来。想来想去,他们还是跑去向赵老头子求情,赵老头子知道广济药业的难处,也没说什么,第一个电话打给工行,要求他们给予给广济药业贷款支持,先把拖欠职工几个月的工资发下去,不能让职工饿着肚子干。第二个电话是打给县工办,叫他们与财政局协调给广济药业想想办去拨点款支援一下。

VB2生产许可证的批文拿回来了,这是药品生产的通行证,技术科拿证回来的同志说,这是广济葯业生存的通行证,这是走向未来的通行证,这是走向辉煌的通行证,这是走向现代企业的通行证。厂领导双手捧着这个白皮金字本,沉甸甸地,似有千斤重。

县财政局最终下拨了1O万元。有了这十万元,大家好象从黒暗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象打了支玛啡精神百倍。单靠这10万元去购置设备也是杯水车薪,厂务会上,大家一致同意买钢板自己卷板制作发酵罐。

钢板买回来了,望着从车上御下的钢板,大家都儍眼了,没有巻板机怎么办?派了三拨人到市内几家大的企业去联系,可市内没有一家有这样规格的巻板机,只有燃化系统内盘塘磷肥厂有一台二米的卷板机。

事不疑迟,全厂总动员,把各车间的两轮板车都集中起来,把钢板运到2O里外的盘塘磷肥厂,自已动手卷板制作罐体。

九月的武穴,秋老虎比伏六月还闷热,大家在厂领导带领下,精神焕发的拉着装上钢板的两轮板车向盘塘赶去。秋天中午的太阳似火烧,大家个个汗流浃背,浑身上下没有-寸是干的,口渴得要冒烟,水、水、还是水,那个年代是瓶装汽水,价格不菲,是一种奢望。

大家只好跑到路旁村庄的村民食用水井,伏下身子狂喝-顿,喝后个个大叫过瘾,厂领导望着这些可爱的工友,心里五味杂存。

凌晨四时,终于到达盘塘磷肥厂,他们没有惊动对方,将车停在厂门外后,累得象一披麻,倒在路边草丛中睡着了,任凭蚊虫叮咬也全然不知觉。

厂领导们一点睡意也没有,漫步在车的前后,看着一个个熟睡的工友,心中涌起一股热浪,朴实,淳厚,粗犷,多好的工友呵,这些一起创业的战友是广济药业的财富,骄傲,在他们面前是没有办不到的事。

经过几天的日夜奋战,在磷肥厂的无私帮助下,罐体终于巻好了。卷好焊接的一节节的圆筒,怎么弄回去,为了节约费用,决定一步步滾回去。

夕阳映照着盘武路,推着圆筒的队伍向前蠕动,召来不少路人围观。大概人们从来没看到过这样的奇观。这壮观的创业场景和求索的精神是构筑广济药业文化的基石,由于广药当时连一台照相机也没有,令人惋惜的是这珍贵的历史镜头没有被定格下来,这是广济药业企业文化史上最大的损失,职工们说,精神是永恒的。

终于到家了,当卷筒进入厂区,全厂职工一片欢腾,厨房的同志送来了二大桶绿豆汤,一瞬间被一拥而上的滾筒工友一扫而光。哪-幅悲壮的场面摧人泪下,现场真的有很多人流泪了。

连续几天的昼夜奋战,没有大型吊车,参与安装的保钳工们用最神奇的办法,像蚂蚁运大象,将二只15吨容量的碳钢发酵罐焊接安装落位,大家仰视这十多米高的罐体,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奇迹就是在广济药业创业者的行动中实现了。

设备制作安装成功,工友们用行动证实了一下自己耐力和能力,蒙胧中他们感觉自己还能做事,尤其是厂领导的远见和决策力也在萌芽中产生,对自已开始有信心了。令他们鼓舞的是工友们強大力量与潜力。

原材料进罐了,发酵罐的搅拌飞快转动着,发出欢快的隆隆声,蒸汽压力的滋滋声将发酵车间的氛围推向高潮。

VB2产品在广济药业诞生了,金黄色的药粉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产品推向市场后,引起业界一片轰动,求货合同似雪片飞来,地方一些人士也开后门买这种药治疗一种头上发炎不长头发的病,而且疔效好,一吃VB2就好、就生头发。

广济药业出名了,产品畅销了,摆脱困境后企业热气腾腾,职工场眉吐气,大家终于领略到成功的滋味。

1973年年底,VB2进入工业化生产,一个医药制造企业在鄂东地区诞生,企业的经营形势红红火火,效益增长很快,所有人都开始关注支持了,广药人又把赌注压在扩大生产规模上,用力所能及的力量建立了正规化车间。广药人最初的洞察力使得其余的一切都显得容易些。广药是在自我救赎的韌劲下可谓既占了计划经济的天时又占了地方政府的地利。因为他们捷足先登了VB2这个领域,所以早期的成功成为广药今后成功的基石。企业有机会蕴藏了这方面的技术库存,又建立了国内外的销售队伍,并且利用它带来的效益支持技术发展,扩大再生产能力和新产品的开发。从这个时候开始,广济药业就沿着-条通往未来之路的正确方向起步了。

197312月,在赵文志的督促下,县工办、燃化医药局积极申报“广济九二O厂”正式易名为“湖北广济制药厂。”

广药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地平钱上,当他们思考未来的时候,也拿不准将把广济药业引向何方。然而,他们执着于他们的事业,并且当决心走生物发酵医药制造业这个清晰目标时,他们滿怀信心:广济药业正朝着向它想去地方的正确方向前进着。对广药来说,今后的冒险因素多得多了,但感受到这是令人伤脑筋的,但也令人欢欣鼓舞。

各式各样的制药企业和公司都把未来押在政府的计划保障和产品市场动态最终的因素上,而广药人是以辛勤地工作,以期明确如何才能使广济药业从目前所处的位置向着能够把新技术进步的全部潜能都释放出来的方向逐步演变。这是激动人心的时刻,不仅对参与其中的工友,而且对意识到未来的技术革命重要意义每一广济药业人来说都是如此。

1974年广济药业选送的VB2产品在湖北省精品博览会上亮相引起关注,获得首届"省优质产品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广济药业在湖北省精品博览会上露了脸。当然,震动医药界更是不争的事实,湖北省药管局极度兴奋,这可是填补了这个项目空白,有点扬眉吐气的滋味。

VB2投产后,年产量不过几百公斤,对全国市场而言不过沧海一粟,大家知道想立即缓解供需矛盾几乎不可能。

必须扩大生产规模,要让大家都无所谓的享受VB2之惠,这是作为一个制药企业的使命,为了完成这-使命,广药人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现在,这些工作正被连接起来,又正在改造新的系统,制作更多的设备,以使更多地生产VB2获得益处。这时的厂领导不可能完全精确地预见到未来,肯定不会想到什么是战略与目标。

文革结束后,中国的经济基础进入现代主义,搞经济建设是主流。为了加大VB2产量,投入数十万元把15吨发酵罐扩大到六个,产量有实质性实破,1975年首次出口核黄素149.7公斤,开创广济药业产品出口新纪元。

VB21975年首次出口成功后,最早的时候,广药的外贸出口还处在萌芽状态,完全靠外贸局来操作运营,地方外贸出口政绩是必须的,好像这些外贸局官员是广济药业的常客,有时是坐等要货。不管怎么说这也为广药今后的自营外贸出口积累了经验。

县革委会主任赵文志,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干部,全国解放后就调任原广济县当县长。他是北方人,身材高大,脾气恳直,为官清正。自任县长后,力主地方建设,关注民生,深受地方人民拥戴,口碑颇佳。说起广济药业的创建当然要与赵老爷子联系起来。用老广药人现在的话说,是当年他用一土篼石灰粉圈起来的工厂。他不但支持建起了九二0厂,开发出创业产品赤霉素,又支持广药工友们搞出了核黄素,凝聚了赵老爷子的多少心血啊!在广济药业功勋薄上应记上一笔。

亲身的经历和快乐是个人的和直接的,没人会以进步的名义,剥夺你在沙滩上躺着、在树林中漫步、或在跳蚤市场上购物的经历。但亲身的经历未必都是快乐,甜酸苦辣五味俱全,是进入一个新的未来方式的通行证。

如果说九二O和VB2的成功是广药人生的第二个起点,他们自己未必滿意这种说法,认为自己还是只雏鸟,离展翅高飞还很远,这一点大家心里清楚。

VB2有了外贸出口后,产销矛盾加剧,县里工办,燃化局,外贸局像走马灯似的天天往药厂跑,省、地药管局也急不可耐的摧促提高产量滿足医药市场需求。

厂委会上大家力主要再上四只30吨罐。决定作出后,这次县财政主动想办法给拨了数十万元,还是老办法县里拨一块,银行贷一块,省局补一块,企业挤一块,与供药企业预投一块,钱筹到后紧打紧算也只够买材料的钱。还得自己制作,只有这条路在广济药业走得通,当时的广药人风华正茂,勇不可挡。

钢板拉回来了。这次不用拉到磷肥厂了,厂里机修车间哪些小伙子自制了一台卷板机,还真管用,一张张硕大的碳素钢板卷成圆筒,四只发酵罐体只用了四天时间就完成卷板任务。去上海联系制作封头的人回来后:“上海方面无法在短期內完成四个封头的制作”。

大家听后有点茫然不知所措:“二个月的时间也太长了,上海方面就不能指望了,我们自己干吧。”

语惊四座,厂务会炸开了锅:“搞30吨发酵罐封头可不是一般的事儿,专业性強,上海能搞封头的也仅一二家,光专业化设备我们也望尘莫及。”

厂长:“认为不用专业设备照样能做出来,我们先把钢板圆割出来,在地上挖个坑用炭火把钢板放在上面烧红用八磅锤把封头打凸"。

大家都沉默了,真是服了他想出这个点子。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机修车间,全厂的保钳工都参与到制作封头的工作中。

坑里的炭火烧得通红,人在几米外就感觉焦灼无比,大汗淋淋,烘烤一会儿就蒸发变成盐晶体白霜。用了二十几分钟就把4公厘厚的钢板烧得通红,像一轮红日哪样透亮。

战斗开始,机修车间主任把10个青壮年机修工组织成-支“打封头突击队”他们排着队,上去一人就全身淋湿抡起八磅大铁锤奋力击打烧红的封头钢板。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每个抡锤击打的不到十锤便气喘吁吁,下一个接着上......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口号不是白喊的,这打封头的场景如果真实再现的话,还不吓儍一批人。

笔者在作采访素材时,老广济药业人还谈起这打封头的创业光荣史,他们现在已经离退休。一聊起他们青年时代创业虎虎生气时,两眼一亮,精神焕发。时光不饶人,他们大都已是两鬓斑白的老朽了。望着今天辉煌的广济药业,我们不能忘记为创业而付出青春年少的老工友,他们的付出造就了广济药业发展和文化价值观的基石,广济药业的史册上应该记上他们永恒功勋。

人随时光的流逝而衰老是自然发展的规律,人都会老是不可抗拒的,如果出现厌老风可谓悲哉。

笔者在一次与工人们谈心时就深沉地说:“广济药业的职工们是吃了苦的,他们为广济药业的建设付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企业能有今天是与他们当年的艰辛创业分不开的,他们是企业功臣,希望大家不要忘记他们,要尊重他们。”

几天下来,参加打封头的人累倒一批,个个成了黑疙瘩,背上的皮晒掉一层,封头终于在大伙儿共同努力下做好了,并已安装到发酵罐上。

四只30吨发酵罐顺利投入生产,VB2的产能规模扩大了好几倍,年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天津河北制药厂。在生产能力上扩张战果的同时,广济药业的生物发酵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由原来的霉菌发酵技术进入一个生物发酵工业化生产初级阶段,对广药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VB2从手工作坊式生产进入工业化生产后,产销能力大大加強,大别山革命老区飞出金凤凰了。湖北省医药管理局开始关注广济制药厂的动向,他们对鄂东地区能建设成功一家生物发酵制药厂,填补了中南地区的空白,认为是奇迹的产生,使行业又有了新生力军,省局极为重视与兴奋,经常派要员到广济药业视察,协调指导工作。广济药业在制药行业终于有了一席之地。(未完待续)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Copyright © 2019, 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0021555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